「不賭思議」辯論比賽總決賽精華及相片集(五月二十六日,季軍賽)

季軍賽
辯題: 「終生不賭」應是戒賭輔導的最終目標
正方: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反方: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賽果:一比四,反方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勝
最佳辯論員:反方二副 黃一熙同學

戒賭輔導的目標為何?甚麼才是戒賭成功的指標?這些問題都是對戒賭輔導服務存在已久的迷思。在不賭思議季軍戰中,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和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就這個議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正方主辯先界定三種主要賭博活動的性質,再指出現存戒賭輔導服務欠缺清晰目標的現象。正方認為,現時病態賭徒戒賭成功後高達98%的「復發率」乃服務失焦所致,若戒賭輔導以賭徒「終生不賭」,即不再參與任何賭博活動為最終目標,服務成效將大大提高,真正解決病態賭博風氣。

反方隨即反駁,提出「終生不賭」目標難以實行,和輔導目標應以不同個案實質情況而定。首先,香港社交賭博風氣盛行,婚宴、朋友聚會等場合中都充滿參與賭博遊戲如麻將的機會。要求病態賭徒終生不賭,目標可行性低,更可能造成標籤效應,阻礙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現時戒賭輔導服務大多旨在令病態賭徒戒除賭癮,若服務設訂最終目標為「終生不賭」,結案條件將變得難以達成,輔導服務將需要無了期繼續。根據香港理工大學二零一六年進行的調查,構成病態賭博原因多樣,包括家庭經濟壓力過大、社交障礙,甚至簡單如個人性格追求刺激,而接受戒賭輔導的原因則包括希望能還清債務,重新掌握自理能力,以及和家人修補關係。賭徒的需要複雜而不盡相同,戒賭輔導應針對他們個人的問題,給予社工和賭徒自由制定目標和方案解決,而非訂立通用的「最終目標」作為輔導成功與否的指標。

正方立刻提出「單挑」和「暫停」,先以一連串問題質疑反方論點,再和比賽台板下的教練相討回應對策。正方以戒煙、戒酒等行為類比戒賭,戒除煙酒是指不再吸煙或飲用任何酒精飲品,質問正方終生不再賭博是否戒賭的合理目標。反方則以另一類比——「戒口」回應。戒口通常指為了避免惡化疾病、水土不服,甚至宗教忌諱等原因暫時停止進食某類食品,並不等於終生不再食用該食品。當戒口的原因被成功解決,不復存在,回復正常的戒口者理應可以重新品嘗食品的滋味。因此,最有效的戒賭輔導方法應為容許賭徒和專業的輔導員共同制定目標,確切執行,實際而有效。

一眾評判都認為雙方辯員伶牙俐齒、表現優秀。唯同學可以更深入地探討輔導服務的本質,例如在提及彈性和可行性方面時提出例子,將更有說服力。評分過後,賽果以票數作決定。票數為一比四,即反方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勝出。這場賽事的最佳辯論員為反方第二副辯黃一熙同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