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早前,我們與香港賽馬會 HKJC及著名香港精神科醫生曾繁光先生合作,為香港賽馬會的一眾員工以ZOOM形式進行了兩場名為「生心斷捨離-從自我觀察到靜觀生活」的網上工作坊。透過是次活動,一眾員工不但能夠進一步明白什麼是靜觀,重新發現自己的感官和情緒,更能了解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當日的工作坊圍繞靜觀 (Mindfulness) 為題。靜觀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不對自己任何的情緒、想法和感覺加以批判、只留心在當下此刻 (Kabat-Zinn, 2013)。靜觀可以為人們提供不少好處,例如:透過靜觀能夠調節情緒和壓力,改善焦慮、抑鬱等心理困擾和問題,更可以增強免疫功能和改善幸福感 (Davis & Hayes, 2011)。
靜觀看似很複雜,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靜觀其實可以應用和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呢?例如當人們進行瑜伽、伸展動作和靜坐時,把注意力集中以感受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身感覺時,就已經是靜觀的表現了。
在是次工作坊中大致能分為三部份。首先,由精神科醫生曾繁光先生為一眾員工講解什麼是靜觀以及它的重要性。曾醫生指出,透過靜觀,人們能夠加強意志力、放鬆自己、慢下來思考和制定行動。當人們能夠慢下來冷靜地思考,就能夠減輕或減少慣性的激動情緒和衝動行為例如賭博和購物。
或許你會認為自己已經很懂得靜觀、認為靜觀是件易事或覺得自己不需要靜觀。正因為這樣,我們在工作坊中加入感官體驗活動,由本部的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帶領一眾員工以聽覺和視覺的刺激,進行自我觀察,反思自己的思緒是否容易被個人的內在思想 (internal thought) 所霸佔和影響,並藉此帶出最簡單的靜觀,就是由生活中實踐,練習專注於當下周遭的事物。體驗活動完結後當然是練習的時間!我們透過利用蠟燭作為媒介,由輔導心理學家帶領員工一起練習靜觀。
大家對靜觀感興趣嗎?
你今日靜觀左未?
參考資料:
Davis, D. M., & Hayes, J. A. (201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 practice review of psychotherapy-related research. Psychotherapy, 48(2), 198.
Kabat-Zinn, J. (2013).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revised edition):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Bantam, New York.
//
想了解多一點嗎?😗
想提升你所屬的機構內的員工的心理質素及精神健康狀態嗎?💪🏻
想為你所屬的機構內的員工提供多一點貼「心」的關懷嗎?❤️
請即聯絡我們:📞2703 9266 / 📧ylhorc@zss.org.hk
🍃Sou-fu的服務理念:
「Sou-fu」是一個關心大家心理健康的一站式免費服務──我們相信好的身體能讓我們走得更多更遠,而健康的心理狀態則能讓我們走得更高更好,兩者缺一不可。而面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時,我們清楚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嗎?
「Sou-fu」明白不少人其實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惟他們並未清楚該如何實行,亦未必清楚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究竟在什麼水平。故此,「Sou-fu」倡導以先檢測後配對的形式,先為參與機構作出檢測,並以檢測結果作出專業分析,為參與機構制定個人化的員工心理保健服務內容,以系統化的方式了解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再個別靈活化地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支援及增潤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