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及訪問】新聞發佈會:保安員精神心理健康狀態、留任意願、對所屬工作組織認同感三者關係研究

2021年9月5日

東方日報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904/bkn-20210904134924483-0904_00822_001.html

https://today.line.me/hk/v2/article/53L9gE


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9/05/AP6133d906e4b08d3407d8545d.html


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91940/%E6%97%A5%E5%A0%B1-%E6%B8%AF%E8%81%9E-%E4%BF%9D%E5%AE%89%E5%93%A1%E7%96%AB%E5%A2%83%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A4%A7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70231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8%AA%BF%E6%9F%A5%E6%8C%87%E8%BF%91%E5%85%A9%E6%88%90%E4%BF%9D%E5%AE%89%E5%93%A1%E9%9D%A2%E5%B0%8D%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91%BC%E7%B1%B2%E5%B8%82%E6%B0%91%E5%B0%8A%E9%87%8D%E5%BE%9E%E6%A5%AD%E5%93%A1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20231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8%AA%BF%E6%9F%A5%E6%8C%87%E8%BF%91%E5%85%A9%E6%88%90%E4%BF%9D%E5%AE%89%E5%93%A1%E9%9D%A2%E5%B0%8D%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91%BC%E7%B1%B2%E5%B8%82%E6%B0%91%E5%B0%8A%E9%87%8D%E5%BE%9E%E6%A5%AD%E5%93%A1

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9154766-%E4%BF%9D%E5%AE%89%E5%93%A1%E7%96%AB%E5%A2%83%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A4%A7

https://www.singtao.ca/5190480/2021-09-04/news-%E8%AA%BF%E6%9F%A5%E6%8C%87%E8%BF%91%E5%85%A9%E6%88%90%E4%BF%9D%E5%AE%89%E5%93%A1%E9%9D%A2%E5%B0%8D%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91%BC%E7%B1%B2%E5%B8%82%E6%B0%91%E5%B0%8A%E9%87%8D%E5%BE%9E%E6%A5%AD%E5%93%A1/


JobMarket

https://www.jobmarket.com.hk/Bastille/%E4%BF%9D%E5%AE%89%E5%93%A1%E5%B7%A5%E6%99%82%E9%95%B7%20%E9%9C%80%E8%A6%81%E8%BC%AA%E7%8F%AD%E4%BC%91%E5%81%87%E5%B0%91%20%E8%BF%912%E6%88%90%E4%BA%BA%E5%8F%97%E7%B2%BE%E7%A5%9E%E5%A3%93%E5%8A%9B%20%E8%BF%913%E6%88%90%E6%9B%BE%E5%87%BA%E7%8F%BE%E7%84%A6%E6%85%AE

https://hk.news.yahoo.com/%E8%AA%BF%E6%9F%A5%E6%8C%87%E8%BF%91%E5%85%A9%E6%88%90%E4%BF%9D%E5%AE%89%E5%93%A1%E9%9D%A2%E5%B0%8D%E7%B2%BE%E7%A5%9E%E5%A3%93%E5%8A%9B-%E5%91%BC%E7%B1%B2%E5%B8%82%E6%B0%91%E5%B0%8A%E9%87%8D%E5%BE%9E%E6%A5%AD%E5%93%A1-071800508.html


香港電台RTHK(AM783)

生活存關愛 #678集 保安員精神心理健康狀態
主持人:辛巧琪
嘉賓:
錫安社會服務處 勗勵軒輔導中心 展外輔導及心理教育部主管 嚴廷玲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譚子豪
香港保安專業學會會長 劉浩榮先生
香港保安專業學會副秘書 羅榮德先生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5/programme/lifeislove/episode/772968

 

 

戒賭求助近半個月急增

報章:頭條日報

版位:港聞

日期:2021年3月13日

網址: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916725/%E6%97%A5%E5%A0%B1-%E6%B8%AF%E8%81%9E-%E6%88%92%E8%B3%AD%E6%B1%82%E5%8A%A9%E8%BF%91%E5%8D%8A%E5%80%8B%E6%9C%88%E6%80%A5%E5%A2%9E

內容:

新冠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市民不能「過大海」到澳門賭場,合法賽事的投注亦減少。提供戒賭服務的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指出,自政府放寬限聚措施以來,最近半個月的求助個案急升,顯示有更多賭博成癮人士,趁疫情緩和時尋求支援。而更多人轉到地下賭局或外圍網參賭,賭客的欠債紀錄均較有嚴重化趨勢。

勗勵軒輔導中心主任嚴浩宇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近半個月的求助個案急增,與農曆新年後的疫情逐漸緩和有關係,例如政府放寬限聚措施等,令更多有較嚴重賭博問題的人士,更願意登上其辦公室尋求支援。

部份人轉往外圍網投注

嚴浩宇又指,單靠馬會目前提供的賭博方式,「已經唔能夠滿足佢哋(賭徒)」,所以他們會轉到外圍網參賭,而地下賭局的宣傳滲透各地區,同時增加中心推出外展服務的難度。監察賭風聯盟召集人鄧耀祖亦對本報記者說,曾在西貢碼頭附近,遇上有人派發免費便攜式包裝的紙巾,竟發現入面寫有賭局網址,並且常在社交軟件WhatsApp中,收到不法之徒邀請加入賭博群組。

嚴續指,當求助者透露他們的欠債背景時,情況均較以往複雜,包括欠貸總額會較以往高,「可能爭緊第五、六十條數,差唔多六十幾萬至一百萬,先嚟求助。」而去年股市暢旺,吸引不少投資新手參與股票買賣。嚴補充說,其中一名求助者開初設立股票戶口,只為抽新股,惟其後每次投資金額累增,亦涉及參與買賣有投機成份的金融產品,最終亦出現嚴重欠債。

星島日報:屋邨麻雀場釣魚機另類開賭 賭博活動潛藏社區難辨識

日期:2018年6月21日(四)
版位:A8 要聞

女性步入中年,子女長大外出工作,家中出現「空巢期」,婦女較多自由時間,因而有不少的女士會選擇打麻雀、玩推銀機或釣魚機等方式打發時間。然而,部分的娛樂或遊戲有賭博成分,或會引致賭博失調的情況,甚至欠下巨額債項,最終影響家庭關係,得不償失。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少婦女在面對家庭問題時,往往都不敢宣之於口,部分婦女與家人發生誤會或衝突時會選擇用打麻雀或打遊戲來逃避現實的壓力,亦有部分婦女期望麻雀枱上獲得成功感及賺取「零用錢」。近年興起的「釣魚機」便是其中一個令婦女容易沉迷有賭博成分的遊戲。然而,在處理情緒或壓力問題時,應主動尋找親友傾訴或尋求專業輔導人員協助,才是正確解決之道。婦女賭博問題潛藏社區

近年女性參與賭博活動雖無顯著增長,但其實這個潛藏的問題卻有機會在社區中蔓延。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主任嚴浩宇表示:「近十年,我們發現在不少公共屋邨中會出現『屋邨場』,婦女們會聚於一個單位內打麻雀,屋主會進行『抽水』及收取入場費。而且,她們大多不認為這是有問題,有時輸上數千元,亦只會覺得一時運氣欠佳。」

嚴浩宇補充,在一般情況下,婦女欠下數千元債項是難以發現的,因她們掌管家中的財政大權。「若婚姻中曾出現問題,如男方出軌,家中成員會普遍對女方的包容性大大提升。此外,『家醜不出外傳』亦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男方會認為自己有能力為女方償還債項,便不必向外求助,忽視婦女賭博成癮問題。」

欠缺家人關心 沉迷賭海

不少女性在面對家庭變遷都會產生壓力,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輔導員(展外輔導及心理教育部)陳小海表示:「每當家中出現變動,女性都會較易觸發情緒問題,此時家人應給予更多的關心,讓她們感到被重視。曾有一個個案,是一名約四十五歲的女性與她的丈夫一同前來求助,由於丈夫無業,家中的經濟重擔便落了在從事飲食業,收入約$15,000的太太身上,壓力久久無從紓解,最後沉迷賭海。在接受輔導時,太太表示自己覺得在家中無人關心自己,溝通亦較少,唯有在賭博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最終欠下十多萬的巨債。」

新興非法賭博陷阱—釣魚機

近年興起的釣魚機備受社區人士追棒,不少家庭主婦、社區人士甚至青少年為消磨時間及尋求刺激都接觸過。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外展社工表示,由於有不法集團把玩遊戲所得的分數兌換回現金,引誘玩家沉迷釣魚機,青少年易墜非法賭博陷阱,更有人為此欠下巨債。陳小海亦指出:「曾有一個二十七歲的年青人,本身無打麻牌及到賭場的習慣,但後來接觸到釣魚機後,便覺得從中可得到成功感,久而久之,便沉迷下去,更在一個月內欠下十七萬。」

專家呼籲 加強家人辨識病態賭徒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在賭徒欠下巨債前發現,並輔導她們遠離賭海,才是正確之道。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榮譽副教授黃麗娟博士表示:「賭徒往往到了欠下無力償還的巨債時,才發現沉迷賭博對自己和家人的傷害。家人和親友應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協助以處理關係、財務、情緒和精神健康等問題。」
除了親友外,政府亦同時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在賭博問題上,政府可提供更多資源,加強公眾教育,如教導家人及親友如何從生活細節辨識病態賭徒,並提供適切專業支援。另外,現時的財務公司借貸要求過於寬鬆,如不用會面或不必持有物業均可進行借貸,有關監管機構應加以約束,以預防賭徒動輒借貸賭博。」

蘋果日報:破產救生員欠賭債燒炭亡

遺言:希望囝囝唔好學我咁爛賭
破產救生員欠賭債燒炭亡

日期:2010年5月30日
版位:港聞

【本報訊】沙田賽馬會泳池一名嗜賭救生員,年初因欠下20多萬元賭債,申請破產後仍賭性不改,結果再欠下逾18萬元賭債,走投無路下昨凌晨偷偷返回泳池,在職員更衣室內燒炭自殺喪生。這個妻子眼中的「好爸爸」留下遺書,坦承:「我係個病態賭徒,希望囝囝長大後唔好學我咁爛賭!」

自殺身亡的38歲資深救生員李國明,兩名胞弟亦為公眾泳池救生員。李中三畢業後曾任職酒樓廚房及樓面,95年加入康文署任救生員,97年開始駐守該署轄下沙田賽馬會泳池至今。李近期當早班,每天清晨6時15時工作至下午2時45分,月入約一萬四千元。

警員在事主李國明(小圖)燒炭之更衣室調查。

愛賭馬家人代還債20萬

李3年多前結婚,妻子為家庭主婦,與兩歲大兒子同住大埔廣福邨。其家人稱,事主愛賭馬,更越賭越大,11年前開始因無力還債,需父母及家人協助,至今已代還債逾20萬元,其間他曾透露因欠債有輕生之意。

李妻承認丈夫爛賭,但強調他是個好爸爸:「好多時佢一放工,就會返屋企同個仔玩,佢好錫個仔。」今年初事主又因欠債逾20萬元,無力償還下申請破產,每月需扣起部份收入還債,一家生活捉襟見肘不時要向家人求助。豈料他破產後仍賭性不改,年初至今再欠下逾18萬元賭債。

家人雖知事主仍有賭馬,但不知他再度欠下巨債。有認識李的救生員稱,他為人和善說話不多,同事知他近期遇上經濟問題,經常鬱鬱寡歡。

昨清晨6時許,一名職員返回泳池準備6時半開池,卻發現職員更衣室大門鎖上。他撞開門後,赫見事主燒炭倒卧地上奄奄一息,救護員趕至將事主救出,惜送院搶救後死亡。

留下遺書自認病態賭徒

警員在現場尋獲李留下遺書,內容透露希望贏回多年來輸去的金錢,結果越輸越多走投無路下自殺。李坦承:「我係個病態賭徒,希望囝囝長大後唔好學我咁爛賭!」警方相信事主昨凌晨偷偷返回泳池,在更衣室內燒炭輕生,事後撿走一個炭爐協助調查。

港九拯溺員工會總幹事郭紹傑對事件感難過,工會將為事主家人提供協助。受事件影響泳池延遲開放半小時,20多名泳客一度在泳池外等候。

「有賭未為輸!喺邊度輸要喺邊度贏番!呢啲係賭仔好普遍嘅想法。」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輔導員吳文春直言賭徒的邏輯思維,往往令他們泥足深陷。吳又指賭徒能否成功戒賭,主要視乎其個人決心和家人的鼓勵。

圖片及文章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00530/14082564

晴報:輔導員主動出擊 外展服務尋飲食業隱蔽賭徒

2016/01/15

人在艱難的時候,都希望有人將救命稻草遞到觸手可及之處。一班輔導員及心理學家為了尋找隱蔽賭徒,甘願走出冷氣房,向飲食業從業員主動叩門,提供外展戒賭服務,將這根稻草送到賭徒門前,協助他們戒賭,重過新生活。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前年起開展全港首個免費外展戒賭服務,透過向食肆叩門,尋找「目標」。其外展輔導及心理教育部部門主管嚴浩宇說,因飲食業工時長、壓力大,容易有賭博成癮,但不少人因車費及時間問題,不願到中心求助,亦抗拒透露個人情況,「試過有個案探訪了三個月仍不願告知名字及電話,但與他約定在外見面及輔導,他每次都會出現。」

嚴浩宇表示,外展輔導時會避開餐廳、公園及球場等吵鬧地方,找個較安靜的地方與個案面談。
嚴浩宇表示,外展輔導時會避開餐廳、公園及球場等吵鬧地方,找個較安靜的地方與個案面談。

點心師傅 為避債到大澳工作

一般人難以想像,後巷、後樓梯及海邊,竟是輔導員做戒賭服務的場所。嚴解釋,部分人擔心接受輔導時被家人、同事或朋友見到,因此選擇較隱蔽、安靜的地點。嚴笑言:「我很易出汗,每次探訪個案,對方見到我衣服濕透,都會很感動,覺得我這麼累都來幫他們,便會更努力解決問題。」

他們首批處理的個案包括一名點心師傅,他因打麻將欠債10多萬元,為避債轉到大澳工作,嚴說:「佢每月出糧就全部用來還利息,但本金完全無還過。」事主家人兩年前曾向嚴求助,但因大澳距離市區較遠,車費也要數十元,事主拒絕到中心接受輔導。後來輔導員主動上門,到其住處教他與債主「講數」,處理好部分債務。

父母欠債致兒子成隱青

他們至今已走訪4,000間食肆,處理了30個個案。嚴說,不少個案剛接觸時都拒絕承認有賭博問題,他們需以住屋、家庭問題等,耐心打開話題。他憶述,團隊年初曾到訪一間小食肆,老闆堅稱無賭博問題,但透露兒子是隱青。輔導員與其子傾談後,發現老闆夫婦十多年前曾因賭博欠債逾百萬,要賣樓還債,令兒子缺乏自信遂變隱青。

嚴說:「母親見到兒子成為隱青,覺得無助,甚至想過再次賭博,贏筆錢改善生活。我們為這個家庭進行心理輔導,成功阻止母親再賭,兒子亦逐漸找回目標,最近還報讀時裝設計。」

大企業行政部門多阻礙

輔導員叩門尋找輔導目標不是易事,嚴浩宇指,外展時也遇到不少障礙,常被僱主責罵:「唔好阻住我做生意」,他亦試過在周三跑馬日去酒樓探訪,結果職員嫌他妨礙他們休息和賭馬,狠狠地說:「入嚟就放狗」!

接觸小店如是,面對大企業亦未必次次順利。嚴說,有時大型食肆的老闆答應與他們合作做戒賭服務,但到行政部或人事部層面就會遇到諸多阻撓,估計或因這些部門嫌麻煩,令戒賭計劃胎死腹中。

攝影:冼偉倫

記者:畢嘉敏

圖片及文章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579778/%E5%A4%96%E5%B1%95%E6%9C%8D%E5%8B%99%20%E5%B0%8B%E9%A3%B2%E9%A3%9F%E6%A5%AD%E9%9A%B1%E8%94%BD%E8%B3%AD%E5%BE%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