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賭博成癮」:虛擬抽獎與課金

2019年5月8日東方日報新聞:「打機課金愈踩愈深 另類賭癮個案激增」

//未成年的雯雯(化名)日花數小時玩手遊,她不認為自己屬打機成癮,只是透過「課金」提升裝備及等級。其父屬賭博人士,她不時向父親索錢課金換取手遊理想裝備,累積花費約2萬港元。//

全文: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90508/bkn-20190508050016371-0508_00822_001.html

最近新聞開始關注掟彩虹、夾公仔以及手機遊戲等課金成癮問題,小編在擁有智能手機之後,都玩過唔少手機game,作為其中一個「資深玩家」,亦深深明白抽獎池的吸引性 - 每次見到新出角色,可愛的啦,帥氣的啦,或者強勁的啦,心中也會想:要是我能抽中這隻角色就好了T︿T

看著螢幕上的魔法石,剛好夠十連抽,本來打算之後留來用的,但還是不忍手便立即按了下去。雖然心知抽中機率不高,但仍心中充滿期待,望會行行好運。當魔法石用盡之後,大部分時間還是換來慣常結果,一張稀有卡也沒有。有人會就此罷休,因為明白這始終是一款遊戲;有人反倒燃起心中鬥志,誓要抽中想要的角色。

當然要達到此目的,他們就需要課金 ─ 用真錢購買魔法石、 遊戲點數及代幣,再在遊戲內抽卡。幸運的話「首抽」就能見到曙光,有時則要「重課」數千元才抽到心儀角色。更甚者更會得一想二,再課一次,以滿足內心的慾望。結果每次推出新角色,他們總是重覆這個行為。

過去電腦遊戲都以遊戲包或月費卡銷售方式為主,每月或定期消費金額皆固定,讓玩家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在每款遊戲的金錢投入。然而這類新型的手機遊戲,以抽蛋、抽卡、抽箱或抽skin等方式營利,讓玩家更易堕入不斷投入金錢的陷阱,現實上亦引起不少國家關注及立法。遊戲商堅持這不是賭博活動,但在中國、日本及澳洲亦把這類虛擬抽獎視作為賭博的一種形式,進行不同程度的法律約束,例如要將中獎機率列明。可見,有些國家明白這類活動可能有潛在風險,因此立法監管以保障大眾的利益。

手機遊戲作為一種娛樂,對減壓或消遣有一定的幫助。但過分沉迷非旦不能紓壓,更會讓精神下滑以及人際關係變差,還會帶來嚴重的金錢損失。如果各位有以下的先兆,也請大家嘗試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反觀自己的行為是否牽涉打機成癮:

1. 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論上課、工作或悠閒,腦中經常想著與遊戲相關的事情

2. 當無法打機時,心情會感到不愉快,個心會囉囉攣

3. 對打機以外的事情,沒有太大的興趣(如:外出,讀書,運動,與朋友遊玩等)

4. 心情唔好時,沉醉於打機的快感以逃避壓力,如一直從早玩到晚上

若你如上面新聞中的主角一樣,每次抽完卡後都心有後悔,但發現自己無法停止轉蛋或抽卡的慾望,不妨致電中心尋求協助:2703 9811 或1834633(按3字)

只要懂得適可而止,培養良好的習慣,就可以好好享受遊戲本身帶給我們的快樂。不妨參考以下的貼士,進行自我調節:

開飯前準備下線一路食一路玩
作息定時為了完成遊戲的活動而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
在睡前一小時離開手機/遊戲,讓心情平復熄左燈後仍念念不忘遊戲
需兼顧學業考試前仍通宵打機
限制自己在遊戲內的消費,抽不到便離手不斷課金直至抽中為止

最後,小編Z也祝願大家能夠開開心心地節制遊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