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成長原點──回到童年」的工作坊

✨活動回顧✨—成長原點──回到童年」的工作坊

在不久之前,我們的團隊再為香港生涯規劃協會Hong Kong Life Planning Association的員工進行了一場名為「成長原點──回到童年」的工作坊。

相信每個人也有屬於自己短暫而可貴的童年和回憶,當中固然有充滿快樂正面的也有較為負面的經歷。但是不論是正面或負面也都造就和建構了現在和未來的你。童年對於人來說十分重要,在於它不但止會影響人的思想、行為更會影響情緒和健康。

其中一項因素影響人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就是人的童年是否已經包含和發展「社會興趣」。「社會興趣」一詞是源自於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當中是指人們感知到自己是社群的一部份,因而會比較重視與人合作和做關心其他人的福祉。有社會興趣的童年的人通常具有比較高的合作和適應能力,因此他們能夠以更正面和健康的態度去應對壓力。相反,若人們在童年時欠缺了社會興趣的發展,不但會減少對他人的興趣,而且在成年後會具有更大機會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Johnson & Smith, 2011)。

然而,究竟在童年時經歷了什麼才會影響社會興趣的發展呢?在這裡就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例子吧。例如當人在童年時受到了暴力對待或被忽略時,他們往往難以理解和適應社交的需求,因而會在社交上退縮,甚至避免和其他人接觸 (Van der Kolk, 2003)。這樣,人們不但止會減少對人的興趣,也不會關心他人甚至社會的福祉。相反,倘若人們在童年時能夠得到充分的關懷和參與一些社會體驗活動例如義務服務等,他們不但能學會如何關心其他人和社區的福祉,更增加了和其他人合作和溝通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Miller, Simpson, Lieben & Simpson, 2011)。
透過是次的體驗活動,參加者能夠反思以下問題,從中得到啟示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你認為自己的童年經歷如何?
🔹你認為你童年時的正面及負面經歷,如何打造和影響了今天的你?
🔸基於童年而建構的現在是否不能進行任何改變?
🔹回顧童年,對你又能帶來了什麼啟示呢?
我們期望疫情改善後能夠回復以面對面形式為不同的公司帶來更多豐富的活動及更多的交流!

參考資料:
Johnson, P., & Smith, A. J. (2011). Social interes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Counseling.
Miller, A., Simpson, B., Lieben, J., & Simpson, B. J. (2011).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Volunteerism In Creating Social Inclusion. South West Communities Resource Centre.
Van der Kolk, B. A. (2003). The neurobiology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abuse. Child and Adolescent
/
想了解多一點嗎?😗
想提升你所屬的機構內的員工的心理質素及精神健康狀態嗎?💪🏻
想為你所屬的機構內的員工提供多一點貼「心」的關懷嗎?❤️
請即聯絡我們:📞2703 9266 / 📧ylhorc@zss.org.hk

Sou-fu的服務理念:

「Sou-fu」是一個關心大家心理健康的一站式免費服務──我們相信好的身體能讓我們走得更多更遠,而健康的心理狀態則能讓我們走得更高更好,兩者缺一不可。而面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時,我們清楚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嗎?

「Sou-fu」明白不少人其實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惟他們並未清楚該如何實行,亦未必清楚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究竟在什麼水平。故此,「Sou-fu」倡導以先檢測後配對的形式,先為參與機構作出檢測,並以檢測結果作出專業分析,為參與機構制定個人化的員工心理保健服務內容,以系統化的方式了解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再個別靈活化地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支援及增潤配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