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不同心理學學派如何看待賭博問題成因 — 人本治療學派

[認識不同心理學學派如何看待賭博問題成因 —人本治療學派]

人本治療學派 (Person Centered Therapy) 主張人應該一致 (Congruence) ,但何謂一致?

每個人都有理想中的自我 (Ideal Self) 和現實中的自我 (Actual Self),當理想中的自我與現實中的自我有落差,就會出現不一致的狀態 (Incongruence) 。理想中的自我是指我們希望或期望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而現實中的自我,就是指真實的自己或別人認為的真正的自己。例如我在自己心目中是很有魅力很能幹的,但真實中我其實長相普通、工作表現一般。在上述情況,當現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不一樣,就會產生落差。

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在什麼時候會產生落差?

部份賭博失調求助者的賭博行為,亦可能與兩個「我」的落差有關。而兩者的落差,有時候是源於現實環境的限制,或身邊人對我們的評價。例如某位案主認為自己是一個做事很有效率的人,但在工作裡,他的上司經常指他工作表現差,要求他重做,讓他感到心理不平衡。他認為自己很能幹,卻被批評表現卻不如理想,在這當中出現了落差。後來在機緣巧合下他接觸到了賭博,他感覺在賭博期間能忘記一切現實中的事,便透過賭博逃避現實,因此沉迷賭博。

延伸思考
正是這些心理差距產生的壓力,導致人們使用賭博減輕壓力。壓力愈大,便愈需要賭博。當愈賭愈大,錢債又會帶來更大壓力導致惡性循環,因而不能自拔。不知道你的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差距多少呢?你又有沒有使用什麼方法去逃避現實呢?

賭博研究報告系列—賭博數據看賭博 I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留意,每隔五年左右就會有一次由平和基金委託的大型賭博研究推出,作為戒賭輔導機構的我們也很關心這些研究成果。這一系列會讓我們一同看看是次大型研究的成果,亦讓各位一同深入反思現時香港賭博活動的情況。

這次的大型研究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在2021年8月至9月以電話進行了約2,006個訪問(對象為15歲或以上的全港市民),以及在16間中學裡收集了1,564份的中學生樣本以了解全港中學生參與賭博活動的情況。

第一點:參賭比例和賭博失調比率下降,但馬會投注額卻不跌反升?

在電話研究的結果中,研究顯示在過去一年,市民參與賭博活動的比率為39.5%。相比起2005年的80.4%和2016年的61.5%,明顯有所下降。研究團隊則指出這大機會是受COVID疫情影響,屬於暫時性,數字可能會在疫情受控後上升。

同樣以DSM-5(常用於賭博失調識別的量表)的結果顯示,出現賭博失調的比率為0.4%,較2016的1.6%也大幅下調。研究指出則可能受社交距離限制影響,從而影響其賭博行為。

與之相比,值得我們留意的是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卻創下歷史新高。這樣的落差確是耐人尋味。若然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比率是在下降,會不會有一個機會是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的比率是比以前少了,但依然在參與賭博的人士的投注次數及投注額大增,繼而導致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能夠創下歷史新高? 當參賭人士的投注次數及投注額漸漸增加,這會否反映出他們賭博行為的嚴重程度加深了?

另外,研究數據亦顯示出受訪者中的賭博失調比率亦有所下降。但值得留意的是,當研究結果反映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及賭博失調比率都有所下降,而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卻能創下歷史新高,那是否意味著有一族群的人士在恆常穩定地參賭,卻只是未發展到賭博失調的狀況?在「有賭博失調」與「無賭博失調」之間,是否就是一片空白? 事實上,一個人要由社交賭博發展到賭博失調,是一個過程,當中可能會先發展成問題賭博,最後才步入真正的賭博失調狀態。不同的外在因素或生活事件亦會讓一個只是參與無傷大雅的社交賭博的人慢慢發展到賭博失調。例如有人起初在社交賭博時獲利,其後因與家人爭吵 (生活事件),影響心情,繼而參賭希望一賭解千愁,又恰巧獲利,繼而在日後亦對此念念不忘,重覆下注參賭,過程中有贏有輸,但輸了又不甘想追回輸掉的錢,慢慢演變成賭博失調。
由此可見,不同的外在因素或生活事件可能把社交賭博摧化成賭博失調。我們不能完全控制外在因素及自己在生活中會遇到什麼事件,唯一能控制的是我們自己如如何去應對及看待這些事。故此,我們認為預早提升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態將有助一個人減少發展出賭博失調的機會。例如上文的例子,如當事人能夠在與家人爭吵後懂得自我平復心情,或懂得一些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技巧,或能預防他發展出賭博失調。

正是以上原因,勗勵軒早於 2019 年就已獲得平和基金額外撥款資助,開拓全新計劃 Sou-fu ,提供較一般性質的輔導服務。計劃旨在透過輔導服務去提升個人精神心理健康,從而減少日後染上各類成癮問題,當中包括賭博失調。除此之外,計劃還會優先向飲食、物流、保安、金融以及建築五大行業的公司提供不同主題的活動、工作坊及講座去提升員工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態。

參考資料: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22)。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取自:https://www.hyab.gov.hk/file_manager/tc/documents/policy_responsibilities/others/gambling_ex_2021.pdf

要參與投注,才能享受世界盃?

我們其中一個資助計劃《 點子 》,以在學及年青受眾為主軸,持續地到不同中小學提供入校培訓。近日《點子》收到的查詢大量增加,相信是與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世界盃有關。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於今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爾舉行,牽起全城熱潮,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不論男女老少,是不是足球迷,都總有可能從不同途徑了解到賽事結果,又或者與一眾親朋好友坐在電視機前欣賞激烈的比賽。觀看世界盃賽事成為不少人的娛樂消遣方式,但同時,世界盃的舉行也令大眾參與賭博的機會大大提升。據東華三院平和坊在2018年進行了「世界盃期間青少年的賭博行為變化」問卷調查,796個青年當中有約三分二(66.4%)受訪者常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足球博彩投注。GambleAware (2022)以英國民眾為對象,調查他們在本年度世界盃的賭博意向,發現有43%的回應者表示他們將會進行投注,28%的回應者則表示只有參與投注才能令他們享受世界盃。

Duncan, Davies and Sweney (2018) 發現在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廣告中,17%的廣告宣傳賭博,而即使在非商業性的 BBC 足球集錦節目中,也經常可以看到賭博標誌 (Cassidy and Ovenden,2017)。青少年因而很容易透過這些廣告接觸到賭波資訊,廣告中的影像看上來又十分刺激,驅使他們去參與賭博。而東華三院平和坊的研究亦反映44.4%的青年人因為想支持心儀球隊而賭波,35.5%則受朋輩影響而參與賭博。和朋友一起到酒吧等地觀看賽事直播,「賭少少」看似能推高氣氛,當青年人見到身邊的朋友參賭,便有機會抱持著「一起開心」、「唔想掃興」的心態「玩埋一份」。可惜的是一開始的「只係賭少少玩一下」,到後來可能會因為「贏左少少錢」又或者「輸左想追返」等念頭被拋諸腦後,從而暗暗埋下賭博問題的種子。

我們的培訓正正向青少年介紹預防賭賭問題的相關概念,例如賭博的定義,賭博失調的特徵,以及社交賭博如何演變成賭博失調等等,讓青少年能對防賭資訊有更多瞭解,培養他們的防賭意識,學習反思賭博的利弊。

參考資料:
東華三院平和坊 (2018)。世界盃期間青少年的賭博行為變化。取自https://www.tungwah.org.hk/press-release/%E5%B9%B4%E9%9D%92%E4%BA%BA%E4%BD%BF%E7%94%A8%E6%89%8B%E6%A9%9F%E6%87%89%E7%94%A8%E7%A8%8B%E5%BC%8F%E8%B3%AD%E6%B3%A2%E6%BC%B8%E6%99%AE%E5%8F%8A-%E9%A0%90%E8%A8%88%E4%B8%96%E7%95%8C%E7%9B%83%E8%B3%AD/

GambleAware. (2022). Football fans gambling harms prevention campaign. Retrieved from ttps://www.opinium.com/wp-content/uploads/2022/11/OP22453-Freuds-GambleAware-Preventing-gambling-harms-Website-Report.pdf

Duncan, P., Davies, R., & Sweney, M. (2018, July 15). Children ‘bombarded’ with betting adverts during World Cu. The Guardian.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22, from h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8/jul/15/children-bombarded-with-betting-adverts-during-world-cup.

Cassidy, R., & Ovenden, N. (2017). Frequency, duration and medium of advertisements for gambling and other risky products in commercial and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s of English Premier League football. https://doi.org/10.31235/osf.io/f6bu8

您還愛我嗎?婦女問題賭博及輔導

上述這句話相信是賭徒與身邊伴侶一起向對方發問的問題。本中心近有一成的女性戒賭求助,賭博成因都是因為夫婦關係上出現障礙,轉移賭博依附,逃避婚姻衝突。根據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於2005年進行一項「香港婦女參與有獎娛樂研究調查」及於2009年進行一項「香港婦女於賭船參與賭博觀察報告」顯示婦女喜歡尋求賭博的刺激,消磨苦悶的生活,並作為一種逃避問題的方法,賭博對女性提供了一個應付家庭壓力、孤單感、苦悶情緒、精神受虐、夫婦感情失敗和解決傷痛的出路。從研究女性參賭的文獻顯示,遇上關係和生活壓力等問題的中年婦女越容易沉迷賭博:

  • 中年婦女
  • 生活感到無聊
  • 學歷程度較低
  • 家庭關係疏離或與配偶關係不和
  • 家庭經濟不穩

家庭輔導以家庭系統作為治療的單位,注重「此時此刻的人關係」和「過程」的輔導模式,視個人的問題與家庭人際的動力和組織結構有密切互為的影響關係,認為個人的行為表徵乃隱藏一個家庭問題的核心現象,治療焦點乃協助家庭成員間改善交往的方式,使個人及整個家庭系統得以發揮功能。

家庭治療的過程就是協助賭徒與其家庭核心成員重新連接,薩爾瓦多.米紐慶(Minuchin) 治療介入的評估四步的路線圖中,逐步協助受助者與家庭系統重要的成員重新連結,驅動彼此的能力解決困難。家庭治療運用評估四步路線圖協助受助者邁向不輔導歷程:

第一步:擴張主訴問題, (Opening Up The Presenting Complaint):

一位受助的太太說:「我不開心,所以賭錢,賭錢使我忘卻煩惱,令我開心些。」

輔導員:「令你感到困擾不開心要找賭博尋樂趣?」

太太說:「我丈夫不關心我,他越是不理睬我,我就越感到生氣。我唯有賭去識朋友,在外面會快樂一點。」

協助受助者為這個家庭已認定的問題賦予不同的意義,丈夫認庶太太是問題者是病徵。輔導員就是協助他們從不同的觀點去看這位太太的賭博問題,尤其探索個人的賭行為與她身邊的人、事件發生連結,就是夫婦二人的互動各溝通模式。

第二步:凸顯維持問題的家庭互動 (Highlight Problem – Maintaining Interactions): 

協助受助者進一步了解個人的何種行動可能導致問題持續存在。

輔導員:「你丈夫對你賭博的情況有怎樣的反應?」

太太:「當丈夫知道我賭博欠債時,他更生氣,更拒絕和我溝通,他不明白我,其實我也是十分痛苦,要是他能平心靜氣去聽,去幫我,我就不會賭。他越對我冷漠無情,我就越賭給他看,我是不靠他的!」

輔導員協助夫婦從他們慣於彼此指責的互相模式來維持不良的夫婦關係,太太更藉著賭博以處理夫婦的焦慮、張力、分歧和衝突。

第三步:結構取向焦點式之歷史探索 (A Structurally Focused Exploration of The Past)

輔導員:「賭博行為似乎成為你和丈夫維繫和諧和溝通的鴻溝,只會把你和丈夫的關係再推得越來越遠,你們同意嗎?」

丈夫說:「十分同意。我們為的她賭博十分困擾,要是不愛她,就不會三番四次替她還賭債,難道我們不夠愛她嗎?為甚麼她仍然執迷不悟,繼續賭下去?」

太太說:「如果你真心幫我嗎?幫了之後就不應重提舊事,對我冷言冷眼,你真心幫我嗎?這樣是愛我嗎?」

輔導員:「你倆都是問題賭博的受害者,夫妻的關係受到賭博的捆綁,太太是被賭博關在獄裏的罪犯,丈夫也是被太太關在的獄卒。你們想這樣繼續被賭博困下去嗎?」

輔導員:「你(太太)知道丈夫一直對你不離不棄,你(丈夫)也知道唔幫她,她更會自暴自棄,你們現在可以談談心中的真心話,怎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對方?」

輔導員協助他們探索家庭中成員的過去,幫助了解自己如何形成目前受限的自我和他人的觀點,檢視以往的對應模式對此時此刻關係上帶來的互動影響,讓他們把矛盾和對彼此的期望得以澄清。

第四步:探索與家人連結的替代方案 (An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Ways of Relating):

促進家庭成員彼此了解和接納,重新界定問題及暢談彼此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揮家庭正面動力,去處理個人功能失衡的狀況。

輔導員:「太太現在你有甚麼想法向丈夫表達,現在他來陪你,支持你戒賭,你們願意彼此再多幹一點功夫,改善大家的關係嗎?」……

輔導員:「任何一個太太十分在乎丈夫的關心,先生(丈夫),你認為有什麼好方法令你可以與太太相處時,大家可以拉近一些?」

賭博牽連整個家庭,影響彼此的情緒和互動相處,尤其破裂的關係,要是家人仍然對賭徒心存盼望,協助賭徒戒賭,家庭治療是一個整全,且能從家出發,與家庭中的成員一起同步,家人的關愛乃是賭徒戒賭過程的著力點。輔導員要循薩爾瓦多.米紐慶(Minuchin) 治療介入的評估四步,可能經歷一段的輔導歷程,逐步協助受助者與家庭系統重要的成員重新連結,驅動彼此的能力解決困難。

家有賭徒如何是好?家人怎樣幫才有果效呢?

沉迷賭博的誘因各有不同。在接觸個案中,我們常聽到家人述說不懂性的賭博成員,幫了他還完一筆又一筆,可是卻屢犯屢錯,不停復賭。家庭中出現的問題賭徒,賭徒失控的賭博行為及後產生的影響實在牽涉整個家庭系統。可是作為家人有想到他們可能是促進賭博人士持續賭博的幫凶?以下的情況不難看見的,就如前來求助的父母和其長女,家中四十歲的兒子是位問題賭徒,賭博十幾年。求助前父母還要求姐姐借錢替弟弟還債,一家人不斷替四十歲的賭徒還債,父母替他安排打點一切生活起居,姐姐負責分配零用,母親甚至想幫兒子安排婚事,讓他有一位太太可以幫忙照顧賭徒。可是,這一切兒子都沒有選擇,也不懂選擇,更不會拒絕這選擇,為甚麼?兒子自願把一切自主權都委託父母,或是父母一直吞噬兒子的自我?他唯一能感到主權舒展的就在賭場上,博彩遊戲上。家人愈是超負荷地幫(Over Functioning),他們愈是侵入了四十歲兒子的角色和界線(Beyond Boundary),未有給予兒子舒展履行個人成長任務,更剝奪他承擔責任的機會,造就兒子成為一個「中年孩童(Adult Child)」,他一直學習的就是不斷消費和享用家人的付出和貢獻而視為理所當時,這樣的家庭互動令兒子本身削弱自我的效能,半生就是依附家人求生,更令一家陷入互累的依附關係,父母就是一直背起四十歲的「中年孩童」走路。

我們試從著名的家庭治大師薩爾瓦多.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 分析,在家庭中所被認定的病患,即有問題的賭博家庭成員,這都是家庭製造出來的產物,認為個人的行為表徵乃隱藏一個家庭問題的核心現象,從問題症狀至人際互動關係,從發現症狀是如何延伸到家中每一個成員。治療注重「此時此刻」和「過程」的輔導模式,視個人的問題與家庭人際的動力和組織結構有密切互為的影響關係,理解受助者行為背後的緣由,他們如何改變,以及什麼樣的情況引發改變。治療目標不僅是改變個人,還要改變家庭功能的運作系統,讓系統可以滿足所有家人的需要讓所有家人同時獲得支持和自主,讓互相牽制的患者與家人都參與治療的過程,協助家庭成員間改善交往的方式,使個人及整個家庭系統得以發揮功能。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理解這位四十歲的中年人為甚要賭下去,家人負責還債,賭徒不斷賭博借債,這種互補的行為已述明一切。問題賭徒的誘因除了因為對賭博存有非理性的想法和不良的金錢價值觀,如貪心想不勞而獲的心態,表現好勝心,或對乘勝追擊的不甘心。從家庭組織結構下的密切互為影響下,人際關係的糾葛,因為缺乏個人自主空間、次系統不清(兩代界線侵越,角色責任不清)、錯亂階級組織系統(女當母職、是子當父職、妻代母職……),彊化的行為,出現被過度的控制或保護,令賭徒犧牲自主權、缺乏適應性和自然成長,迴避人際衝突,以賭去麻木焦慮不安,以賭去舒緩心理壓力。

家人如何打破這種根深蒂固的依附互動模式:

  • 學習自處:抱持「不離、不棄、不借」的宗旨,懂得愛護自己和整體家庭利益,保障自己和其他家人的生活和財產;同時推動賭徒正視其賭博失衡的狀況,以正面態度去支持和鼓勵賭徒求助戒賭。
  • 家人可作一個同行者:平和地扮演恰當的角色(使能者 enabler),與賭徒協商,從詳計議,讓賭徒有機會嘗試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 情緒上的抽離:明白和接納自己失望、憤怒、被傷害的感受,管理好個人的情況,先照顧好自己,自行求助。把賭博個人本身與賭博行為分開處理,接賭徒個人本身,以一顆平和及鎮定的心情協助賭徒共同解決賭博的問題。
  • 區分自我‧認知上的抽離:明白欠債的不是家人自己,替賭徒還債不是家人的責任,欠債的是賭徒本身,釐清個人的角色、界線。債務處理方面,必須請賭徒列出欠債的清單、按債務的先緩迫切還債,諮詢戒賭輔導中心求助,家庭系統人際互動的改變,彼此履行角色責任,訂立清晰界線,漸漸抽身放下,讓賭徒成長獨立才是最終解決方法。

愛是一個抉擇,也是一個行動。

當你發現身邊的伴侶有賭博問題,請立即致電27039811與我們的輔導員聯絡。

與戒賭人士談戒賭的意義-意義治療法

「意義治療」法聞名於弗蘭克(Viktor E. Frankl),他認為「人生」命定不能選擇,但人可能用自由的意志去選擇自己的應對心態與存在意義!意義不是我們所創,乃是由我們所發現 。弗蘭克是一位精神官能學及精神分析學教授,他在”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一書中,記述在集中營的痛苦經驗中讓他體悟:當他發現到痛苦的意義時,就不再成為痛苦了。在營中,每時每刻都接近死亡的邊緣,但當他時刻想到心愛的家人,想到要回家,想到與家人重聚的一刻,故他必先保護自己的生命,盡力求生,儘管受到極大的痛苦,他相信會有出營一天的來臨,就是「盼望」激發他生存的意志和希望,痛苦的意義就是為了求生存這個基本目標,他要愛護自己,才有機會去面見家人,故他為自己所有的責任,包括生存。

「生命的意義」就是認為「能夠負責」是人類最重要的存在本性,人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起完全的責任,不只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也為自己沒有履行的行動負責。受助者不再受到「必須」做什麼的內心驅策,也沒有「應該」做什麼的外在拉力扯,而是必須適應選擇的問題——選擇他想要做什麼,他想自己過怎樣的人生。

「意義治療」的焦點放在將來,受助者把焦點放在將來要完成的工作——「人存在的意義」和「人對存在意義的追尋」上;「意義」不只由存在本身彰顯,也從存在以外的事物中彰顯。即是除了人不單單只為己而活,也為他認為值得的東西而活,許多時我都各家人或戒賭人士問,為甚麼現在決定來求助戒賭?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想他/她改,想他/她好。

由於問題賭徒的心理現象感到存在的空虛,沒有靈魂,只有軀殼。對生活感到無聊、厭煩和失落,藉賭尋求生活的意義和樂趣。在經歷意義治療的過程中,受助者必須自決他如何面對個人良知或是對社會負責,甚至有些認為對宗教上的天主負責。輔導員所扮演的角色是開闊和放寬受助者的視野,以他意識到自身與外界意義與價值體系。意義治療不是一種教訓或傳道,不是理論的勸誡。當賭徒經歷在了結期階段中,賭徒就好像活在人生的低谷中,他嘗到苦難——-一無所有,面對痛苦的掙扎,這時他就開始反思怎樣改變呢?弗蘭克相信人是一種能夠負責的受造物,他必須實現仔潛在的生命意義,從以下途徑發現生命意義:

一、藉著創造、工作,如在工作的成績獲得滿足感;

二、藉著體認價值,如經歷戀愛而感受愛和自身被肯定的價值;

三、藉著受苦,如賭徒因賭而失去一切而感受親情的可貴。

協助受助者發掘戒賭的意義和可行性,當輔導員問他為什麼要戒賭時,戒賭人士大都是為家人而戒賭,因父母傷心、伴侶要離開他、家人不再讓他回家了,種種反映了他們面對人際關係的斷裂和失落,戒賭人士就是想與家人修補斷裂關係,體認愛各被愛的價值,這都是他們尋求改變的動機和關鍵所在。輔導員在戒賭歷程中就是讓受助者

  1. 重新選擇,自由自決人生方向,賭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有所選擇,不被賭博綑綁。
  2. 坦然承擔後果,接納自己,認錯悔改,寬恕自己;負責任地面對當前,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如何處理債務,找工作等。
  3. 重建關係:與家人、朋友、同事、宗教方面(如上帝)復和,在失敗中尋求正面的學習,重新振作。
  1. 延續歸屬感和幸福的生活,重建與別人關係的連結。
  2. 學習感恩,貢獻與施予。透過自身的戒賭經歷,幫助有需要的人,發掘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怎樣戒賭?

世上沒有天生的賭徒,賭博行為的形成是因為經過學習和實踐經驗而孕育出來的習慣,背後
成因各有不同,只要透過適切的輔導,賭癮是可以克服的。透過輔導幫助戒賭人士增強個人
的條理感(sense of coherence)和能力感(sense of capability),協助受助者不再受賭博困擾
,脫離賭博的壞習慣,更重要是不再依賴賭博來滿足個人的心理需要。

一、增強個人的條理感(sense of coherence)是指如何穩定個人的內在衝動情緒,提高個人
理性能力;協助他們處理內心積壓的負面情緒如焦慮、不安、自卑懦弱……增加個人情感的
覺察、認知和管理;

二、增強個人的能力感(sense of capability),就是發掘和創造求助者的內在正面資源,如
本身擁有的能力或被遺忘的正面經驗,強化他們正向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性評估自己
的能力去實踐個人的期望,建立正面的生活習慣。

家人必須要正視賭博人士失衡的賭博行為,及早干預,及早求助。在戒賭歷程中,我們也鼓
勵家人一起參與,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戒賭人士除了接受個案輔導外,家人能
陪同戒賭人士一起參與「戒賭支持小組」(SUPPORT GROUP)能增加彼此的諒解,也成為
戒賭人士的重要支撐力,有效推動他們脫離賭癮,消除對賭博的倚賴,重整生活規範,與人
建立信任和諧的關係。

愛自己‧愛家人,立即行動,致電27039811與我們的輔導員聯絡。

前線深度行 – 疫情下不跌反升的奇景

本年度馬季於七月十五日跑馬地煞科夜裡畫上完美句號。同時,香港賽馬會公佈本季投注額高達1216億港元,數字是歷來第三高,成績驕人!單是在七月十五日煞科夜的投注額亦高達16億港元,創出跑馬地賽事的單日投注額新高。

自本年二月起,賽馬會關閉所有場外投注處,而馬場亦不對公眾開放。雖然在季尾曾有限度開放場外投注處,但不設賽事日即場投注。有趣的是,在疫情安全措施下,本年度投注額仍能衝上歷史第三高。

對此,我們猜測馬會成功之道有三;

第一,一切皆由去年因反修例風波兩度取消跑馬地夜賽開始。賽馬會其後在賽事日額外增加一場賽事,以往日賽有10場賽事,而夜賽有8場賽事。現在日賽已增至11場賽事,而夜賽已增至9場賽事。場次增加之外,馬會亦有補辦一次賽事,這日補賽就是七月十五日投注額高達16億元的跑馬地煞科夜。論賽事場次,兩度取消跑馬地夜賽可是塞翁失馬。

第二,隨著賽事增加,彩池也順理成章地增加。賽馬會於一月二日宣佈夜馬賽事,孖T數目將由兩口改為三口,訂立了額外的孖T彩池,目的說是等同現時日馬賽事所提供的孖T數目,為本地顧客帶來一致的體驗。

最後的成功之道,相信跟早前賽馬會開放場外投注處和馬場兩天,讓公眾開設投注戶口有關。那時各投注站大排長龍,觀塘開源道投注站的龍尾排到APM。現在有投注户口在手,也不用太在意投注站開門與否了。

參考資料:

https://racingnews.hkjc.com/chinese/2020/01/02/1%E6%9C%888%E6%97%A5%E9%96%8B%E5%A7%8B%E5%A4%9C%E8%B3%BD%E6%8F%90%E4%BE%9B%E7%AC%AC%E4%B8%89%E5%8F%A3%E5%AD%96%EF%BD%94/

長者賭博問題

根據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於2009年進行一項「香港長者博彩行為、博彩心態及對戒賭服務之認識」的調查,長者對賭博活動有以下的看法:大約有六成多的受訪者(67.6%)傾向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博彩活動能賺取金錢」的看法,而三成多的受訪者則持相反意見。受訪者對於「博彩活動帶來刺激感」的意見平均,各佔五成的百分比。大約六成的受訪者(60.5%)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博彩活動是一個聯誼的機會」,其餘約四成(39.5%)。對於「博彩活動能減低孤獨感」的看法,4.2%的受訪者十分同意,39.7%表示同意,47.4%表示不同意,8.7%表示十分不同意。近六成的受訪者(59.2%)同意和十分同意「博彩活動能減低孤獨感」,其餘40.8%的受訪者則持相反的意見。最後,約七成的受訪者(70.8%)不同意和十分不同意「博彩活動能忘記困擾」,同意的有27.1%,而十分同意的只有2.1%。

  • 受訪者對賭博活動看法的百分比
對賭博活動的看法十分同意同意不同意十分不同意
因為博彩活動能賺取金錢5.027.751.815.8
因為博彩活動帶來刺激感7.043.041.88.2
因為博彩活動是一個聯誼的機會7.631.951.09.5
因為博彩活動能減低孤獨感4.239.747.48.7
因為博彩活動能減低無聊感7.851.433.57.3
因為博彩活動忘記困擾2.127.157.313.5

(N=998)

長者參賭的主要因素乃消磨時間減低無聊感,感受賭博帶來的刺激感及成為一種聯誼的社交活動。香港賽馬會也提倡有節制博彩的警告標語、資料單張及馬會投注網站均列明治療及輔導服務熱線的資料,有節制博彩的指引,將博彩當作消遣娛樂:

  • 訂定博彩預算,並按預算下注。
  • 僅以自己所能負擔的款額下注。
  • 決不借錢博彩。
  • 不會只顧博彩而忽略其他消閒活動。
  • 不會在輸錢後繼續進行博彩以求回本。

可是有幾多人士能把持有節制性的賭博呢?本中心仍然接觸到一些賭博失控的長者,雖然他們收入只靠個人積蓄、子女給予的生活費或是一份微薄的綜援金過活,但卻因賭欠債累累,數目非他們能力所能負擔的,結果禍及家人鄰里。家庭中出現問題賭徒,賭博行為失控及後產生的影響往往牽涉整個家庭系統。退休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賭是唯一的娛樂嗎?不賭還可以怎樣呢?請致電27039811與我們輔導員談談你的退休計劃,分享你的退休生活……

賭博迷思:古惑的機率

正如我們一直都在說:「大型賭場長賭必輸,地下/非法賭場則依靠出千」為何明知會輸也會參與下去呢?

其中一個小編Z聽得最多的回答是:「我贏過!我真係贏過!」經驗對於我們來說是最真實的,不管我們怎樣去否定對方這句說話,發生過便是發生過,我們的腦海會深深地烙下這一幕。愈贏得大,這一幕烙印愈深,這就是我們的記憶。

以後,每當你遇到與那段記憶相關的人事物,這一幕自然會「第一反應」浮現。而這一段記憶,一般情況下無法刪除,也無法忘記。這一幕,會幻化成腦中的念頭──「我贏過!我真係贏過!」,會幻化成腦中的影像──「贏後舒服畫面」,幻化成行動的衝動──「只要一中,我就解脫了」。

相反,一般在演化成賭博失調之前,一般都沒有與「贏過」烙印那般強烈的「輸過」經驗。這使得我們在變得極其痛苦之前,都難以改變過來。另外,當我們在賭輸後出現的負面情緒(如:失敗感、焦慮感、緊張感)等,會使我們的自控能力下降。屆時你便不會理性地進行賭博,而會選擇高風險、低機率的賭博遊戲,即我們常說的「搏一舖」(亦即會買圍骰、買紅白球的單色、三重彩等)。然而,愈高風險的賠率,也意味著你長久下來賭得愈多,莊家贏得愈多。

網絡賭博揭秘 – 疑點二:莊家能夠控制勝負結果

網絡賭博揭秘(2)
疑點二:莊家能夠控制勝負結果
如我們之前所說的一樣,每部發牌機上,都能夠後台管理。預先知道發牌結果是肯定的,而操控結果則借助發牌員的出千技巧或是在有遮蔽的發牌機中自動完成。又或借助投注畫面停頓的一兩秒進行剪接,想達到控制勝負結果之效。

為何莊家要控制結果?他們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在布一個天仙局。幾乎所有網賭都有以下布局特性。前期會盡量想你贏到一千幾百,這大概會花上一至兩星期出現這個模式,讓你產生「能輕易贏錢」的錯覺。你也會發現,小額投注時贏輸都接近平均,但到後來,當你大額投注時,都會輸多贏少。其後,當你的胃口愈來愈大,開始投入一萬幾千的時候,到後期你就會十賭九輸。同時,若然莊家見到你連續輸錢的話,也正正就是他們收割的時候,你會一口氣連輸多局。

若然達到上述的布局,莊家就必需控制結果。面對面的賭博已經能夠出千,何況透過網絡,你又無法仔細檢查對方的設備時,出千就話到無咁易!

圖片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721000605-260106?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