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分享

母親節品嚐手造中式糕點 認識沉迷賭博對家庭的影響

糕點時光 X 勗勵軒輔導中心 戒賭主題糕點
母親節品嚐手造中式糕點 認識沉迷賭博對家庭的影響

【香港,2023年5月2日】母親節將至,為摯親準備一份窩心禮物,除了表達對她的愛和謝意,還能認識關注婦女充權的社會企業,同時了解沉迷賭博對家庭的禍害。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 (勗音旭,以下簡稱勗勵軒) 與糕點時光攜手,於母親節期間限時推出兩款充滿寓意的中式糕點,包括椰汁桂花糕「金盆洗手」以及焙茶栗子糯米糍「苦盡甘來」,讓大家與母親一同享受美味的手造糕點,並細嚐當中所蘊藏的心思和意義。

戒賭輔導不單治療案主賭博狀況 同時支援家屬情緒

「很多人以為戒賭只是叫大家不要賭錢,但其實戒賭輔導及心理治療會先了解案主人生經歷、價值觀、心理特質等,再制定出適合案主的輔導及心理治療方案。若案主沉迷賭博的潛在原因源自家庭狀況,或其家屬亦因其賭博行為已受情緒困擾,家屬亦會成為我們的支援對象之一。」勗勵軒的中心主任嚴廷玲亦為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與我們分享受賭博困擾人士家屬的處境。「根據本中心的前線數據,受賭博困擾的人士多為男性,他們當中不少亦已有家室,是家庭經濟支柱。當他們因沉迷賭博而負債,其伴侶本身又可能因為要照顧小孩而沒有工作,便要動用積蓄或再次上班來維持家庭開支,責任百上加斤。有時同住家屬還會遭受追數公司的滋擾,金錢上、精神上所受的壓力可想而之。」

金齡婦女重投職場面對難關 照顧家庭與工作難以取捨

糕點時光一直關注婦女自立或重投職場的問題,Ann是糕點時光的「元老」員工。Ann在加入糕點時光前已經退休,作為媽媽,在家庭中擔當重要角色,但當子女也長大成人,重投職場並不容易,她慶幸能夠遇上糕點時光。

Ann由開業起已是糕點製作的「總司令」,不時研發糕點新口味,產品也是大受歡迎。

「雖然我已經退休,但喺呢度整糕點,令我明白原來年紀並唔係一個問題,每次聽到自己整嘅糕點好快就賣曬,覺得特別開心啊!」Ann在糕點時光培養興趣,發揮所長,更認識了一班好友。「佢哋唔係同事,係朋友!」

金齡婦女「Time To Gold」與傳統糕點 一同重新出發

砵仔糕、芝麻卷見證我們的童年時光,但現在卻買少見少。各個地方都有傳統糕點:台灣有鳳梨酥,日本有日式和菓子,由日常的觀察,共同創辦人—明珠,開始思考本地傳統糕點的發展空間。

糕點時光除了保存存傳統糕點文化,社企更有多一重使命,就是支援疫情下面對經濟困難的金齡婦女。事實上,很多婦女廚藝了得,只欠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聘用一些金齡或半退休的基層婦女,在利用其手藝製作糕點之餘,讓她們重新發現自己已有的能力,建立自信,發揮所長,亦能讓她們有一份額外收入,並且建立婦女的社交圈子。

明珠認為五、六十歲的金齡婦女也是相當能幹,除了貢獻經驗,提供意見,更會鼓勵她,是強大的後盾。「好似多咗一班媽咪咁,遇到好多困難煩惱,都會主動幫我哋解決!」

戒賭主題糕點注入家屬期盼 讓傳統手作糕點更有意義

明白到婦女要平衡工作家庭和重投職場所遇的困境,兩間機構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共同設計兩款中式糕點,包括椰汁桂花糕「金盆洗手」以及焙茶栗子糯米糍「苦盡甘來」,名字滿載受賭博困擾人士家屬的期盼。「金盆洗手」附加的椰汁管仿如洗手皂液,食用時輕按椰汁管,就如以洗手皂液洗手一般,設計富饒趣味;用上藥饍食材桂花,味道清甜適合迎接夏日。「苦盡甘來」則特別用上較澀口的焙茶粉做外皮,內裡是甘甜的栗子,吃下去先苦後甜,就如戒賭的歷程一樣,過程或許艱苦,但擺脫賭癮後個人的身心靈重整及與家人關係的破鏡重圓,卻是非一般的「甜」。無論在名字、食材和製作上都充滿心思。於4月中,糕點時光亦特別為勗勵軒的婦女舉行了一場工作坊,親手製作兩款限定糕點,並分享是次活動訊息,大家樂在其中。

家屬分享經歷 過來人勸別再沉迷賭博

呀好(化名)是三位孩子的母親,最小的兒子去年正準備學師畢業,卻無意中被發現藏著借據,原來他沉迷手機遊戲課金,家屬愈幫他還,他便愈借愈多。最終家屬無力還債,24小時內被淋兩次紅油,其他家人都受驚遷出,只剩媽媽每晚提心吊膽,不知債主何時登門。後來她致電戒賭輔導熱線求助,輔導員為她提供情緒支援,她透過面談輔導和減壓練習,開始學會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身心需要之上。「一路以來我主力負責照顧家庭,很少出來工作。現在要出來兼職,做體力活又要捱夜,還要處理家庭的事,十分辛苦。沉迷賭博其實真的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它會影響到整個家庭。」希望透過是次活動,讓大眾明白沉迷賭博的禍害,同時讓大家認識社會上有這些資源,能支援一班受賭博困擾人士以及其家屬。

「勗勵軒輔導中心 X 糕點時光」戒賭主題糕點 限時販賣資訊:

日期:2023年5月8至14日

地點:糕點時光四間門市

預訂:https://timetogold.org/collections/%E7%B3%95%E9%BB%9E%E6%99%82%E5%85%89-x-%E5%8B%97%E5%8B%B5%E8%BB%92%E8%BC%94%E5%B0%8E%E4%B8%AD%E5%BF%83-%E6%88%92%E8%B3%AD%E4%B8%BB%E9%A1%8C%E7%B3%95%E9%BB%9E

門市地址

西營盤總店:

西營盤第二街124號地舖

1100-1900

 

旺角TOP門店:

旺角彌敦道700號T.O.P This Is Our Place 地下 P04B舖(一芳水果茶對面)

1230-2030

 

將軍澳分店:

寶琳新都城中心一期2樓271號

1130-2030

 

荃灣分店:

荃灣綠楊坊地下 Pop up Kiosk D&E

1130-2030

價錢:$20/件

早鳥優惠:2023年5月2-7日期間,$16/件,$60/四件

限定優惠:2023年5月8-14日期間,凡於結帳期間提及「勗勵軒」,即可享限定優惠$18/件

圖片及影片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LQALVtPdeLxnLVO4H2NcygBwM3kyDzjh?usp=share_link

@zionylh @timetogold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 #糕點時光 #戒賭熱線1834633 #九龍區戒賭輔導直線 #平和基金 #婦女充權 #文化保育 #活化糕點 #糕點銷售

跑步小組一月份報告

本中心的跑步小組於本年一月誠意邀請經驗豐富的專業教練來悉心訓練組員。在教練教導下,組員除了學到很多入門技巧外,亦反思自己很多運動時的壞習慣,並明白到自己的弱點,並有意改善。在本年一月的兩晚練習中,大家都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感受到團隊精神和樂趣,同時對健康的飲食習慣亦多了體會。圖中為年二十九晚上舉行的跑步小組。

跑步小組於一月亦有一晚主力練跑,一方面為組員提供實踐機會,將學到的跑步技巧應用在訓練上,亦培養組員在沒有教練督導下的自律性和毅力。該晚的訓練亦旨在啟發組員善用自己的公餘時間練跑,同時亦準備三月舉行的迪士尼十公里賽跑。

正正因為以上的原因,很多組員百忙之中都願意趕往出席晚上的跑步小組,希望鍛鍊身體和學習跑步技巧之餘,也能減壓和宣洩情緒,建立精神寄託,而運動時釋放的多巴胺亦令人感到開心愉快。

運動有助戒賭,跑步正正是一種可以鍛鍊身體和訓練意志的運動。跑步和戒賭一樣,必須走出既有的舒適區,反思和改善自己的不足,糾正壞習慣,從而領悟正確而又適合自己的練跑方法,好比要領悟正確及適合自己的戒賭方法一樣。跑步和戒賭同樣必須要有自律性,一樣要經歷辛酸、面對挑戰和克服困難,但只要方法正確和堅持不懈,自然能領略當中的樂趣和享受成果。

跑步小組於彩虹斧山道運動場舉行,下雨會移師到調景嶺室內運動場舉行,而且一直都有新組員加入。

*相片經組員同意後加工
.
#戒賭熱線1834633 (按3字)/ 2703 9811
#Whatsapp53133011
#講座查詢27039893
#九龍區戒賭輔導直線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
#平和基金 #睇波不賭波

籃球小組練習回顧(2023年2月24日)

籃球小組 2023年2月24日 (康寧道遊樂場)
練習回顧

由於今晚參與的以新人為主,所以教練先請他們做一些運球、上籃、射球的基本功,然後決定今晚課堂內容:

1. 將他們team up做二人傳球,看看他們的傳球技巧

2. 1打1練習,以半教半自己發揮,令學員對自己的技巧更有信心,同時加以提點改善

3. 小跳步雙腳跳停練習

由於今晚的參加者都有一定籃球基礎, 所以練習的節奏較快, 個別久疏戰陣的參加者需要中途休息一會, 期間其他參加者會有默契地即時填補他練習中的位置, 而當他休息完回到大夥兒練習射罰球時, 在眾人之中就射得最準, 差不多百發百中!

籃球小組分享(—)

2022年10月,勗勵軒籃球小組正式成立! 成立的緣起是我們不時有案主反映他們之前喜歡打籃球,但都已經放下了一段時間,又或者球友由於案主的賭博習慣和借貸跟後者疏遠了,所以他們就算想重拾籃球這興趣亦一時未能找到球伴,而我們中心當時在體育興趣小組方面只有足球、跑步健身和瑜珈,暫未覆蓋籃球這個很受年青人喜愛的體育運動,未能回應這班愛好籃球的案主的需要。適逢過去兩三年疫症期間,不少戶內外運動設施長期關閉,一般市民都”餓”了運動很久,我們這班喜愛籃球的案主也不例外,中心為著抓住他們當刻想做運動的額外動機,所以決定成立籃球小組。

中心希望透過籃球練習和比賽,讓參加者得以強健體魄,發揮潛能,培養生趣,減輕生活壓力,建立團體精神,以及提升抗逆能力,以期他們戒賭路途走得更為堅實。

現時我們每週練波一晚,地點為觀塘區內的籃球場。頭兩個月,我們絕對處於摸索階段,組員會先(和其他球場散客!)一起練習射籃,然後我們就自組一隊和其他”球隊”打街波,有時甚至是溝亂打的。其實打街波真不容易,因為兩隊互不相識,爭勝心切之下較少”就住嚟打”,還有如果贏了一場的話,小休之後就要接著打第二場,體力需求高之外,過份落力亦帶來一定受傷風險,這對我們比較年長的組員來說尤其吃力。

中心了解情況之後,決定從去年12月起聘請教練訓練我們! 我們的教練有多年訓練社區籃球的經驗,他持守的理念是”快樂籃球”,他希望組員能夠在愉快和正面的氣氛下,一面鍛鍊籃球技術, 一面享受籃球,一面提升自己,一面造就隊友和團隊。在訓練過程中,組員得以循序漸進地進行各種技巧練習 (至今我們學過: 基本射球運球技巧、傳球概念、Give and Go、Pick and Roll、初步認識8字傳球及上籃、基本防守/擺脫防守技巧),而每次練習之後都有分組對練。

我們受訓至今不到三個月(其中一些日子還因天雨暫停練習), 然而各組員對籃球的興趣和對小組的歸屬感都提升了不少。其實小組成立之初,筆者(作為輔導員及這個小組的統籌)對於組員之間能力的參差是有一定憂慮的: 組員有些是二十出頭的前校隊隊員, 有些是久疏運動但之前喜歡在學校小息時和同學打打籃球的,也有一些是步入中年的曾經體育愛好者,筆者曾擔心小組會因為各組員在年齡、技術和體能的差距而難以凝聚和定位,不過在有系統而較為安全的訓練模式下,再加上教練的正向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組員的籃球技術、對籃球的興趣以及對小組歸屬感都有提升。就以筆者為例,我起初對籃球一竅不通,本來只打算擔任籃球小組的統籌總務,但知道有教練訓練實在難得,所以姑且嘗試一下”臨老學吹打”,從最初射波不沾框,到現在能夠間中射入籃,甚至我發現自己在防守/擺脫防守上做得不錯哩(入唔到波都守得)! 期間的進步,一方面是由於教練的耐心指導和鼓勵,另一方面亦有賴於所有組員不分能力都熱衷練習基本功,而較有能力的組員更會調教自己的動作以誘導能力較低的組員放膽嘗試。連我這個”老菜鳥”都能夠上手,其他早有籃球經驗的組員自然都頗有得著。而這個一起進步的氣氛,除了是教練訓練得法之外,其實背後還有另一股推動力, 究竟是什麼呢? 請留意勗勵軒籃球小組下回分享!

認識不同心理學學派如何看待賭博問題成因 — 人本治療學派

[認識不同心理學學派如何看待賭博問題成因 —人本治療學派]

人本治療學派 (Person Centered Therapy) 主張人應該一致 (Congruence) ,但何謂一致?

每個人都有理想中的自我 (Ideal Self) 和現實中的自我 (Actual Self),當理想中的自我與現實中的自我有落差,就會出現不一致的狀態 (Incongruence) 。理想中的自我是指我們希望或期望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而現實中的自我,就是指真實的自己或別人認為的真正的自己。例如我在自己心目中是很有魅力很能幹的,但真實中我其實長相普通、工作表現一般。在上述情況,當現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不一樣,就會產生落差。

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在什麼時候會產生落差?

部份賭博失調求助者的賭博行為,亦可能與兩個「我」的落差有關。而兩者的落差,有時候是源於現實環境的限制,或身邊人對我們的評價。例如某位案主認為自己是一個做事很有效率的人,但在工作裡,他的上司經常指他工作表現差,要求他重做,讓他感到心理不平衡。他認為自己很能幹,卻被批評表現卻不如理想,在這當中出現了落差。後來在機緣巧合下他接觸到了賭博,他感覺在賭博期間能忘記一切現實中的事,便透過賭博逃避現實,因此沉迷賭博。

延伸思考
正是這些心理差距產生的壓力,導致人們使用賭博減輕壓力。壓力愈大,便愈需要賭博。當愈賭愈大,錢債又會帶來更大壓力導致惡性循環,因而不能自拔。不知道你的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差距多少呢?你又有沒有使用什麼方法去逃避現實呢?

賭博研究報告系列—賭博數據看賭博 I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留意,每隔五年左右就會有一次由平和基金委託的大型賭博研究推出,作為戒賭輔導機構的我們也很關心這些研究成果。這一系列會讓我們一同看看是次大型研究的成果,亦讓各位一同深入反思現時香港賭博活動的情況。

這次的大型研究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在2021年8月至9月以電話進行了約2,006個訪問(對象為15歲或以上的全港市民),以及在16間中學裡收集了1,564份的中學生樣本以了解全港中學生參與賭博活動的情況。

第一點:參賭比例和賭博失調比率下降,但馬會投注額卻不跌反升?

在電話研究的結果中,研究顯示在過去一年,市民參與賭博活動的比率為39.5%。相比起2005年的80.4%和2016年的61.5%,明顯有所下降。研究團隊則指出這大機會是受COVID疫情影響,屬於暫時性,數字可能會在疫情受控後上升。

同樣以DSM-5(常用於賭博失調識別的量表)的結果顯示,出現賭博失調的比率為0.4%,較2016的1.6%也大幅下調。研究指出則可能受社交距離限制影響,從而影響其賭博行為。

與之相比,值得我們留意的是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卻創下歷史新高。這樣的落差確是耐人尋味。若然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比率是在下降,會不會有一個機會是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的比率是比以前少了,但依然在參與賭博的人士的投注次數及投注額大增,繼而導致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能夠創下歷史新高? 當參賭人士的投注次數及投注額漸漸增加,這會否反映出他們賭博行為的嚴重程度加深了?

另外,研究數據亦顯示出受訪者中的賭博失調比率亦有所下降。但值得留意的是,當研究結果反映參與賭博活動的人士及賭博失調比率都有所下降,而賽馬會在2021/22的財政年度的投注額卻能創下歷史新高,那是否意味著有一族群的人士在恆常穩定地參賭,卻只是未發展到賭博失調的狀況?在「有賭博失調」與「無賭博失調」之間,是否就是一片空白? 事實上,一個人要由社交賭博發展到賭博失調,是一個過程,當中可能會先發展成問題賭博,最後才步入真正的賭博失調狀態。不同的外在因素或生活事件亦會讓一個只是參與無傷大雅的社交賭博的人慢慢發展到賭博失調。例如有人起初在社交賭博時獲利,其後因與家人爭吵 (生活事件),影響心情,繼而參賭希望一賭解千愁,又恰巧獲利,繼而在日後亦對此念念不忘,重覆下注參賭,過程中有贏有輸,但輸了又不甘想追回輸掉的錢,慢慢演變成賭博失調。
由此可見,不同的外在因素或生活事件可能把社交賭博摧化成賭博失調。我們不能完全控制外在因素及自己在生活中會遇到什麼事件,唯一能控制的是我們自己如如何去應對及看待這些事。故此,我們認為預早提升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態將有助一個人減少發展出賭博失調的機會。例如上文的例子,如當事人能夠在與家人爭吵後懂得自我平復心情,或懂得一些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技巧,或能預防他發展出賭博失調。

正是以上原因,勗勵軒早於 2019 年就已獲得平和基金額外撥款資助,開拓全新計劃 Sou-fu ,提供較一般性質的輔導服務。計劃旨在透過輔導服務去提升個人精神心理健康,從而減少日後染上各類成癮問題,當中包括賭博失調。除此之外,計劃還會優先向飲食、物流、保安、金融以及建築五大行業的公司提供不同主題的活動、工作坊及講座去提升員工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態。

參考資料: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22)。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取自:https://www.hyab.gov.hk/file_manager/tc/documents/policy_responsibilities/others/gambling_ex_2021.pdf

要參與投注,才能享受世界盃?

我們其中一個資助計劃《 點子 》,以在學及年青受眾為主軸,持續地到不同中小學提供入校培訓。近日《點子》收到的查詢大量增加,相信是與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世界盃有關。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於今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爾舉行,牽起全城熱潮,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不論男女老少,是不是足球迷,都總有可能從不同途徑了解到賽事結果,又或者與一眾親朋好友坐在電視機前欣賞激烈的比賽。觀看世界盃賽事成為不少人的娛樂消遣方式,但同時,世界盃的舉行也令大眾參與賭博的機會大大提升。據東華三院平和坊在2018年進行了「世界盃期間青少年的賭博行為變化」問卷調查,796個青年當中有約三分二(66.4%)受訪者常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足球博彩投注。GambleAware (2022)以英國民眾為對象,調查他們在本年度世界盃的賭博意向,發現有43%的回應者表示他們將會進行投注,28%的回應者則表示只有參與投注才能令他們享受世界盃。

Duncan, Davies and Sweney (2018) 發現在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廣告中,17%的廣告宣傳賭博,而即使在非商業性的 BBC 足球集錦節目中,也經常可以看到賭博標誌 (Cassidy and Ovenden,2017)。青少年因而很容易透過這些廣告接觸到賭波資訊,廣告中的影像看上來又十分刺激,驅使他們去參與賭博。而東華三院平和坊的研究亦反映44.4%的青年人因為想支持心儀球隊而賭波,35.5%則受朋輩影響而參與賭博。和朋友一起到酒吧等地觀看賽事直播,「賭少少」看似能推高氣氛,當青年人見到身邊的朋友參賭,便有機會抱持著「一起開心」、「唔想掃興」的心態「玩埋一份」。可惜的是一開始的「只係賭少少玩一下」,到後來可能會因為「贏左少少錢」又或者「輸左想追返」等念頭被拋諸腦後,從而暗暗埋下賭博問題的種子。

我們的培訓正正向青少年介紹預防賭賭問題的相關概念,例如賭博的定義,賭博失調的特徵,以及社交賭博如何演變成賭博失調等等,讓青少年能對防賭資訊有更多瞭解,培養他們的防賭意識,學習反思賭博的利弊。

參考資料:
東華三院平和坊 (2018)。世界盃期間青少年的賭博行為變化。取自https://www.tungwah.org.hk/press-release/%E5%B9%B4%E9%9D%92%E4%BA%BA%E4%BD%BF%E7%94%A8%E6%89%8B%E6%A9%9F%E6%87%89%E7%94%A8%E7%A8%8B%E5%BC%8F%E8%B3%AD%E6%B3%A2%E6%BC%B8%E6%99%AE%E5%8F%8A-%E9%A0%90%E8%A8%88%E4%B8%96%E7%95%8C%E7%9B%83%E8%B3%AD/

GambleAware. (2022). Football fans gambling harms prevention campaign. Retrieved from ttps://www.opinium.com/wp-content/uploads/2022/11/OP22453-Freuds-GambleAware-Preventing-gambling-harms-Website-Report.pdf

Duncan, P., Davies, R., & Sweney, M. (2018, July 15). Children ‘bombarded’ with betting adverts during World Cu. The Guardian.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22, from h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8/jul/15/children-bombarded-with-betting-adverts-during-world-cup.

Cassidy, R., & Ovenden, N. (2017). Frequency, duration and medium of advertisements for gambling and other risky products in commercial and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s of English Premier League football. https://doi.org/10.31235/osf.io/f6bu8

沿途有您不受疫情限制

逢星期三晚舉行的沿途有您支持小組是本中心的重要服務,在社工或輔導員的帶領下,出席的過來人、同路人和求助者(這三類人士可以是戒賭人士,也可以是家屬)分享經驗、心得、當下遇到的困難和此時此刻的感受,並互相扶持、互相勉勵及互相學習,做到生命影響生命。沿途有您支持小組定於逢星期三晚舉行的目標是為了鼓勵參加者當晚不要賭馬並前來參加小組。無疑,沿途有您支持小組的確為求助者提供個別輔導以外的重要支援。

沿途有您支持小組的互助精神不會受疫情限制。2020年爆發疫情時小組開始以視像模式進行,大家都努力摸索如何以視像模式進行互動和交流,以及分享和學習戒賭經驗。2021年疫情緩和後小組恢復實體模式,出席人數顯著增長,並一度創下過去四年多以來的新高。2022年爆第五波疫情時小組再度實行視像模式,由於大家已適應和接受視像模式,所以這波疫情無阻大家參與視像小組的恆心。隨著疫情緩和,沿途有您支持小組於本年五月逐漸恢復實體模式,過來人、同路人和求助者都踴躍參與小組的討論和分享,繼續秉承小組互助互愛和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

#戒賭熱線 183 4633(3)/ 2703 9811
#Whatsapp 5313 3011
#講座查詢 2703 9893
#九龍區戒賭輔導直線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

變幻

相信各位也聽過變幻才是永恆。當變幻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感受,當中不乏焦慮、壓力、可惜、悲傷、懷念等的感受。然而,當中有一種感受是很值得培養的,那也是我們常說的感恩珍惜之心。時刻明白眼前一切皆會變動,也明白此時此刻是獨一無二。既是如此,遇上好事,該當珍惜;遇上壞事,讓其流走。

隨著賭債的爆煲,瞬間的一切也出現變動。也許此刻你仍在受著債務困擾,想著未來數年是要如何艱苦過活;也許此時你感到愧疚而無法再面對最親的人;也許你還不知道明天被人收數會怎樣……願你此時能夠稍稍一定,尋找一下祝福及支持你的元素。歡迎致電我們。

#戒賭熱線 183 4633(3)/ 2703 9811
#Whatsapp 5313 3011
#講座查詢 2703 9893
#九龍區戒賭輔導直線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